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img.nync.com/u/2019/01/07/80a8e8ba_l.jpg)
在扶贫工作中,很多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户都在贫困户之列。日常走访中,一些同事就发现,有的五保户,看似保障标准不低,一年有5000多元的补助金,但是生活却陷入了困境,而且面临更大的困境。
一、什么是五保户,都有哪五保?
“五保”是指对特定的人员“五种保障”:保吃、保穿、保医、保住、保葬(孤儿为保教)。能够享受五保待遇的五保户,按照政策规定是:无任何法定抚养人的孤儿,无法定赡养人、无劳动能力、无经济收入的老人。在农村,享受五保待遇的,绝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光棍、无儿无女的鳏寡老人。
对五保户的供养,分为: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。
集中供养,就是五保户到乡镇敬老院生活,穿衣吃饭、看病就医、养老送终全部由敬老院负责。集中供养金按一定的标准统一拨给敬老院。
分散供养,就是五保户还是在自己家里居住,有指定的人员(近亲属或村干部)日常看护,将分散供养金每月打到五保户的卡上。至于选择集中供养还是分散供养,由五保户本人自愿选择。
尽管由五保户自愿选择,但是一些五保户其实并不当家,“身不由己”,很多时候需要听侄子、堂侄或者其他近亲属的。一些近亲属为了自己利益,置老人于不顾。
1、看重老人的土地、宅基地
很多村里的做法,五保户如果住进敬老院,名下的土地和宅基要收归集体。但是,如果老人在村里,无儿无女的情况下,谁抚养老人土地和宅基就可以由他继承。所以,一些近亲属为了老人的地和宅基,拦着老人住进敬老院。
2、看重老人能帮忙干活
尽管已经在法律上认定丧失劳动能力(60岁),但在农村,60多岁的老人还是种地的好手,甚至还有的可以外出务工。一些近亲属看着老人有劳动能力,就让老人留在家帮着干农活,减少自己的劳动力。
3、看重老人的五保金
目前分散供养的五保户,每年的分散供养金5000多元。农村相对生活成本低,一个独居老人更是花不了多少钱。一些人的近亲属就看到这笔钱,攥着老人的五保折,克扣老人的五保金。
三、侄子催着五保户去敬老院,敬老院:不收
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些五保户年龄增大,彻底丧失劳动能力,有的卧病在床需要人每天照料。久病床前无孝子,更别说侄子等近亲属。这时候侄子就找到村委会,要求将老人送到敬老院集中供养。宅子、地、钱我都不要了。
但是敬老院也有难处,本来就供养紧张、护理人员不足,送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过来,等于变相加重敬老院的负担。而且原来好好的时候不让来,现在不愿照顾了再送来,于情于理都讲不通。
到最后,遭罪犯难的还是五保户老人。所以,随着现在敬老院条件的改善,笔者还是希望符合条件的五保户到敬老院集中供养,颐养天年。虽然故土难离、思念乡村,但是毕竟生活有保障。